首页 > 特色简介
圣堂发展历史
土城天主堂原名顶埔天主堂,是由当时田耕莘枢机主教在民国50年为在顶埔居住的荣民所兴建的。然而由於老荣民人口渐渐凋零,进堂的教友人数也逐渐减少,甚至从1986年(民国75年)就没有神父住持。其间曾经历徐应顺神父、陈家华神父、段庆余神父等。当时有人建议卖掉教堂现有土地。然而,台北教区基於基督宗教、沐化人心的审慎考量并没有如此做。1989年(民国78年)现任神长耿万里神父从修道院退休即申请来此服务,并实际扩大堂区服务范围,更改堂名为土城天主堂。
由於堂区范围扩大,因此参与弥撒的人数也渐渐增多。神父想到圣安多尼很会传教,便祈求圣人帮忙。在徐英发主教的鼓励和协助下决定前去罗马走一趟,希望求得圣人圣髑。感谢圣神的带领!当时在罗马念书的金毓玮神父协助耿神父来到圣人的埋葬处帕多瓦(Padova),向方济会副会长说明来意后,副会长感念於耿神父为福传奔走的努力,请神父书写了申请书说明求圣髑的原因后,就将圣髑(圣人头皮)交给耿神父。当时,就连协助翻译的神父都感到惊讶;一向珍贵难求的的圣髑竟是如此顺利地来到土城。感谢天主! 这便是现在朝圣地的由来。
圣安多尼庆典
堂区主保圣安多尼为失物者主保圣人。信众虔心为失物或内心所愿祈求圣人转祷,将获应允神迹。本堂司铎耿万里神父在1997年从义大利巴道瓦取得圣人圣髑(头皮)一件,我们在1998年首次举办圣人庆典的这一天,由狄刚前总主教正式命为圣安多尼朝圣地。这当中,藉由圣人的转祷,屡现神迹不断;点点滴滴,令信友感受良多。除了带动更多远道来此还愿、朝圣的弟兄姐妹,更重要的是,土城堂区的教友人数因而逐渐增多。感谢圣人的帮助,让我们为主寻回更多一时迷失的羊群。圣堂每年都会在圣人的纪念日(6月13日)隆重举行弥撒圣祭及圣髑游行。
圣堂邻近风景旅游线
本堂邻近「捷运板南线顶埔站」,交通方便,圣堂亦有庭院供小客车停放。附近旅游风景区除南天母外,还有三峡老街、桃园大溪、莺歌陶瓷等。教友可在朝圣后到邻近风景地区游赏。
主任司铎:阮玉鼎神父
主日弥撒:星期天早上9:00
平日弥撒:星期一至星期六早上7:00
和好圣事:主日弥撒前30分钟开始
阿美语弥撒:每月末周星期天10:30(早)
越语弥撒:星期天晚上6:00